(1)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心脏的四个心腔和大血管在X线上的投影,彼此重叠,平片上仅能显示各房室和大血管的轮廓,不能显示心内结构和分界。心表面有脏层和壁层心包膜覆盖,正常情况下心包缺乏对比,不会显影。
①后前位:心脏、大血管有左、右两个边缘。心右缘分为两段,上段由主动脉与上腔静脉构成,下段为右房构成,隔位置较低时,心右缘最下部可能为右室构成,密度亦较高。心缘与隔顶交角称为心隔角。在心隔角内可见一向外下方倾斜的三角影,即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深吸气时明显。心左缘分三段,自上向下依次分为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室。左室下方形成心尖。在左室与肺动脉之间,有长约1.0cm的一小段由左房耳部构成,正常时,与左室不能区分。肥胖人,左心隔角常有脂肪垫充填,为密度较低的软组织影。
②右前斜位:心前缘自上而下由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肺动脉、右室前壁和左室下端构成。心前缘与胸壁间有三角形透明区,称为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心后缘上段为左房,下段为右房,两者间无清楚分界。心后缘与脊柱之间称为心后间隙或心后区。食管通过心后间隙,钡剂充盈时显影。
③左前斜位:此位置投照时,室间隔与中心X线接近平行,心室大致分为左、右两半,右前方一半为右室,左后方一半为左室。心前缘上段为右房。下段为右室,房室间分界不清。心后缘上段由左房,下段由左室构成。在此斜位还可显示胸主动脉和主动脉窗。通过主动脉窗可见气管分叉,主支气管和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方为左房影。
④左侧位:心前缘下段是右室前壁,上段则由右室漏斗部、肺动脉主干和升主动脉构成。前方与前胸壁之间形成三角形透亮区,称为胸骨后区。心后缘上中段由左房构成,下段由左室构成,与膈形成锐角,下腔静脉可在此显影。心后下缘、食管与膈之间的三角形间隙,为心后间隙
请登录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