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是电离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与电脑辐射有关的肿瘤主要是甲状腺癌、皮肤癌、乳腺癌、肺癌、骨癌、白血病等。比如,云南锡矿的矿工,肺癌高发,可能跟一种叫做氡的电离辐射有关。人体的皮肤、甲状腺、骨、血液系统等对辐射相对较为敏感,容易受辐射伤害而致癌。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受原子弹爆炸的影响,其辐射效应一直延续至今,当地居民的甲状腺癌、白血病、肺癌、皮肤癌等高发。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核爆炸事故导致的放射性核素泄漏,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
第二类是紫外线辐射,其中主要来自太阳的阳光照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长期晒太阳日光浴)导致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增加,欧美白种人尤其高发,因为他们有日光浴的习惯,而且对白种人皮肤对紫外线辐射更敏感。有的人可能会担心,晒太阳谁都难免,而且不晒太阳对身体也不好啊,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阳光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其实,关键是不要过量,一般性的晒太阳根本不用担心,怕就怕长期晒,比如有日光浴的习惯,或长期户外工作。
第三类是某些矿物纤维,比如石棉。石棉主要与肺癌和恶性间皮瘤有关,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其发生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风险增加,其中肺癌最明显,间皮瘤次之,胃肠道肿瘤也有所增加。我国早在1986年就将石棉职业暴露导致的肺癌和恶性间皮瘤列为职业性肿瘤。
一、皮肤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由覆盖上皮发生,外生性生长形成乳头状突起,生长慢,体积小,可单发或多发。据乳头上的覆盖上皮可分为鳞状上皮(头面部、外耳道或阴茎龟头等处)、柱状上皮(胃、肠等)、移行上皮(肾盂、膀胱等)。生长在阴茎和膀胱等的乳头状瘤较易恶变。
二、黑痣与黑色素瘤
(一)黑痣
为黑色素细胞组成的先天性黑斑。可分为:皮内痣:位于真皮区,突起皮面,有时带有汗毛,最多见。
交界痣:位于表皮与真皮交接处,生长活跃,扁平,色素较深,好发于手、足,可恶变,早期交界痣可转变为混合痣,最后变为稳定的皮内痣。
混合痣:位于表皮基层和真皮浅层,其交界痣部分,具恶变倾向。
治疗:交界痣,可行切除,切口离痣缘约0.5cm常规送病检。忌不完整切除或化学性烧灼、激光或冷冻治疗,因无法病检。
(二)黑色素瘤
可由黑痣恶变而来(与长期摩擦有关),也可自行发生。表现为迅速增大、色素加深、瘙痒不适、疼痛、溃烂、出血,周围出现色素环或卫星状小瘤,区域淋巴结肿大。黑色素瘤发展快,较早转移。
治疗:多采用截趾(指)或低位截肢i之后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围手术期配合卡介苗皮内划痕治疗。难根治性切除病例,先经免疫或局部冷冻疗法控制瘤灶,再手术切除。
三、脂肪瘤
脂肪瘤多发生于颈、肩、背、臀等处皮下,恶变罕见;位于深部或体腔内者,有可能演变为脂肪肉瘤。
皮下多发的小脂肪瘤不必处理;较大的单个皮下脂肪瘤或深部脂肪瘤,需及早手术;疑有恶变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四、纤维瘤
纤维瘤常混有其他成分,成为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纤维肌瘤等。单纯纤维瘤包括:
(一)黄色纤维瘤
好发于躯干,上臂近端的真皮层或皮下,多起自外伤或瘙痒后的小丘疹,肿块硬。边缘不清,因伴有内出血,含铁黄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过lcm、生长较快,应疑为纤维肉瘤变,需彻底切除。
(二)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位于真皮层,突出体表,表面形似瘢痕疙瘩,好发于躯干,低度恶性,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可血行转移,应尽早切除。
(三)带状纤维瘤
腹壁肌修复性增生所成,非真正肿瘤,无明显包膜,宜手术切除。
五、血管瘤
血管瘤按其结构分为:
(一)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女婴。早期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且隆起。分为:真性肿瘤 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更快,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
错构瘤 占大多数,一年后可停止生长或消退。
治疗早期瘤,施行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瘤体增大时仍可用,但易留有瘢痕,亦可用32磷敷贴或X线照射,使毛细血管栓塞,瘤体萎缩。若生长范围较广,可适用泼尼松全身治疗,限制其扩展。
(二)海绵状血管瘤
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生长于皮下组织内、肌内,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
皮下海绵状血管瘤 使肌肥大、局部下垂,生长在下肢者,久站或多走时有发胀感。
治疗应及早施行切除术,术前须充分估计病变范围,术中要注意控制出血和尽量彻底切除瘤组织。在局部可辅助注射血管硬化剂。
(三)蔓状血管瘤
大多数为较粗的迂曲静脉,也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发生在皮下、肌内、骨组织,范围大。常见蜿蜒血管,有明显压缩性和膨胀性;有的可听到血管杂音,可触到硬结;发生在下肢者,皮肤变薄,甚至破溃出血。累及较多的肌群则影响运动能力,累及骨组织的青少年,肢体可增长、增粗或短缩。手术切除,术前要了解血管瘤范围,并准备术中大量输血等。
六、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为真皮内的皮脂腺管堵塞,致皮脂及脱落的上皮潴留而成,又称粉瘤。肿块不大,呈圆形隆起,如硬橡皮,中央的小黑点为上皮堵塞的腺管。与皮肤相连与深层无粘连可任意推移。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皮脂腺囊肿并非肿瘤,可继发感染。治疗应将囊壁完整切除。有感染时先抗感染,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
请登录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