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
萎缩是指已正常发育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通常是由于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造成的,有时也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萎缩时,常继发其间质(主要是脂肪组织)增生,有时使组织、器官的体积比正常还大,称为假性肥大(见于萎缩的胸腺、肌肉等)。萎缩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多,以适应其营养水平低下的环境。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注意和发育不全、不发育相区别。
萎缩通常是由于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血液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以及神经和(或)内分泌刺激减少等引起,病理性萎缩按其原因可分为:
(1)营养不良性萎缩:如长期消化不良或消化道梗阻引起的全身性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因尿路梗阻,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如久卧不动时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4)去神经性萎缩:如因神经、脑或脊髓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因脑垂体肿瘤或缺血性坏死引起的肾上腺的萎缩。
萎缩一般为可复性的、轻度病理性萎缩时,去除原因后,萎缩的细胞有可能恢复常态,持续性萎缩的细胞终将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