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何区别
两者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称骨质疏松I型,绝经后妇女,50岁左右,主要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变化,雌激素减少所致,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促进降钙素的分泌,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吸收。
老年性骨质疏松又称骨质疏松Ⅱ型,发病年龄在70岁左右,老年女性也可发生,主要是组织器官的衰老与功能减退:
1老年人成骨细胞功能衰退,骨形成减少;肾脏功能减退,25(OH)D3在肾脏内转化为1,25(OH)D3的量减少;影响钙的吸收;
2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功能减退,形成钙结合蛋白不足,或其活性减退,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3多种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影响骨基质的形成。
4雄性素的减少也是一个因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1.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多属高龄,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而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2.患者术前多因髋,膝关节病损,下肢活动明显减少,甚至长期卧床。
3.心肺及血管瓣膜生理功能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胸腔负压减少及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
4.术中长时间被动体位,术中止血带的使用,过度旋转和牵拉下肢及骨水泥聚合产热使邻近血管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
5.术后因伤口疼痛,麻醉反应也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