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要么轻视,要么过于重视。常在临床一线的人觉得这不就是日常经常在做的吗。没有在临床或者毕业不久的人又对上手操作畏之如虎。轻视的人会因为平日的操作不规范付出代价,过度重视的人会因为动作不流畅而扣分。废话不多,进入正题:
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现在已经有完整的公式可供参考,技巧上不再多言。我重点说下书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次考试的人,请一定注意---时间!!!不管你平时测试时多么流畅还剩多少时间,在真实考场中,都是很紧迫的,紧迫到你几乎没办法进行复题。第一站的评分标准就是采点给分,病史采集相对来说标准更松,拿到试卷后,不要管监考说什么,迅速浏览一遍试题,然后整理思路,等到可以做的时候,就按照公式下笔,注意序号要写整齐,字迹不要求工整但一定要清晰可认,想到的就写上,一时间卡住的就跳过,不要纠结。不要为了凑字数而在那里苦思冥想。写完病史采集就转入病例分析,详细阅题后,不要急,一定仔细判断初步诊断,确定的就写详细点,比如有肺炎症状的你可以判断出是什么类型的就写分型,判断不出的,就写肺炎。最少也能挣一半分。但是如果详细诊断写错的话是一分没有。主诊断原则是:就大不就小,能分尽量分。一般会有副诊断,这个就要注意题干给的辅助检查,依据一般就在里面。诊断依据方面,请一定不要大段照抄题干原内容,一个是浪费时间,另一个是语言不够简练。你只需要把大段内容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就行。后面的鉴别诊断,这个可以多写点相关系统的疾病,能想到的都写上,一个差不多一分呢。进一步检查:知道的好说,不知道的你就脑部有CT,MRI,胸腹X线,B超,呼吸系统肺功能血培养加药敏和电解质,胸痛一定心电图,最后加上肝肾功能血常规。治疗原则也是一样,内科去除诱因,营养支持,抗感染,COPD呼吸衰竭要机械通气。外科营养支持和手术,心梗记得要介入,溶栓抗凝不可少,术后抗感染要牢记。
第二站体格检查和技能操作,估计大部分人最怵的就是这一部分了,因为这一站有个很难受的地方,就是各个考点和考官的不同,有的要求必须实际操作,而有的要求口述就行。动手能力强的考试被要求口述,动手能力差的被要求操作,这个就懵逼了。惯例,只说应试注意点。首先态度一定要诚恳,但不能畏缩的表现,要不然考官一眼就知道,这货肯定不熟练,印象分都扣了,被叫号后,来到老师面前,鞠一躬,问老师好,选好题后,详细阅题后,在脑海里回想一下操作步骤,然后示意老师可以开始。不管是实际操作还是口述,首先请记住:一定要表达出戴帽子口罩这一步骤!!正式开始后,不要急,慢慢来,体格检查的时候体现出对病人爱护,技能操作体现出无菌观念,一时不慎忘记或者跳过某一步时,别着急,有的老师会提醒你忘记了什么了?也许你急得满头是汗也没记起来,那就继续往下进行,也许结束了你想起来了,这个时候你对老师说,对不起,刚才那一步是什么什么,考官一般都会把分给你补上。结束后记得要说老师,我说完了或者操作结束了。然后说:刚才有说的不对的和不熟练的地方还请老师指导。谢谢老师。----这个真不是画蛇添足,我后来接触过好几个监考的老师,他们都说其实在第二站他们把标准都放的非常松,毕竟考试的都是本乡本土的,除非有巡视的在场才会认真起来,当然对那些真是一点都不会的也没办法,他们对那些懂礼貌的考生印象都非常好,就算操作有疏漏,一般都放了。所以说,其实第二站才是得分的最佳场所啊。
第三站:没什么好说的了,电脑是无情的,你就是捧着它亲,也不会多给你分。但是这一站呢对基础差的考生也是挺为难的。所以针对这一站考试,建议大家多看下相关的视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