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常识里,心血管疾病一般是冬季的高发季节,但其实炎炎夏日,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发病或加重。
由于天气炎热,人体体表血管明显扩张,血液集中于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不足; 加之若从室外进入空调房间时,由于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使心脑血管疾病加重,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另外,高温天气出汗多,容易造成身体大量失水,血液凝固性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同时,炎炎夏日,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对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适应能力较差,进食过凉的饮食后,人体不能适应温差,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心血管遇冷骤然收缩,使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意外,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高温天别图一时痛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肥胖、运动减少等使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攀高及呈年轻化趋势。高温天气下要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谨记饮食不要贪凉,贪快,尤其是越感觉热时越不宜喝冰冻饮料、进食冰凉食物。因为饮食温度应适中,太热太冷都会给血管调节机制带来巨大压力,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就会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而进食过饱还可能会加剧胃肠工作负担,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应注意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过于肥腻、辛辣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
而对于夏季最常用到的空调也需合理调节温度。一般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10度为宜。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5度,老人所在的室内温度还可适当高一点,但谨记不要用风扇对着吹。从高温的户外进入室内后,要先缓上几分钟再进入且不要对着空调直吹。去商场、饭店等冷气很足的地方时,可提前备好一件薄衣服,以防受凉。
此外,合理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以及控制危险因素,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