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肿瘤标志物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不足以代替病理检查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因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阳性不一定是肿瘤,而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检及影像检查来综合判断。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不一定就能排除肿瘤,因其检测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比如某些良性疾病、某些生理变化(如妊娠和月经)以及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多呈阳性反应。如果产生肿瘤标志的肿瘤的细胞数目少或者肿瘤组织本身血液循环差,其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检测结果有可能出现假阴性,比如10%~2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AFP检测始终为阴性,或测定值升高不显著,宫颈癌早期患者中也只有约30%~50%的人会查出肿瘤标志物糖链抗125(CA125)升高。
另外,肿瘤标志物与肿瘤并非一一对应,因为同一肿瘤可含有一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共同的肿瘤标志物,也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因此,临床上采用肿瘤标志物的组合检测来提高灵敏度。
当您了解了上述信息后,应该会明白,这项检查主要用于肿瘤高危人群及年龄40岁以上群体的肿瘤筛查,特别是身体出现了“癌症信号”者、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便您的检测指标偏高也不要误认为已确诊肿瘤,及时与主诊大夫沟通并听从其意见,必会得到正确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