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可侵及人体全身各器官,发生于肾脏者称为肾结核。
病因及发病机制:
(1)致病菌为结核杆菌。
(2)病原菌主要是来自肺结核,也可来自骨关节结核、肠结核等其他器官结核。
(3)血行播散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①结核杆菌随血流侵人肾脏;
②杆菌在肾皮质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形成结核病灶一临床前期肾结核;
③病灶不愈合蔓延到肾髓质,侵入肾盏或肾孟一一临床期肾结核。
病理:结节型,溃疡空洞型,纤维钙化型。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70%;男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2:1;早期多无明
显症状,尿频、尿急和尿痛,血尿,多为终末血尿,脓尿,尿呈米汤样混浊,尿液检查异常,尿液酸性、含少量蛋白及红、白细胞,结核杆菌阳性。
【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可无异常,或见肾区钙化。造影可见多发囊腔与肾盏相通,肾大盏变狭窄、僵硬,杯口毛糙、变形。
肾内可见大小不等囊腔与肾盏相通,且相连肾大盏变窄、僵硬,下组肾小盏杯口毛糙、变形。
2、CT:
①早期,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增强检查有对比剂进入一一肾实质内结核性空洞;
②进展期,肾盂肾盏扩张,呈多个囊状低密度影,肾盂壁增厚;
③自截肾。
3、MRI:脓肿、空洞及扩张的肾盂肾盏均呈长t,、长t2信号
【鉴别诊断】
1、慢性肾盂肾炎:
①泌尿系感染病史;
②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表现;
③尿细菌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2、肾脏肿瘤:
①血尿为无痛性;
②无尿路刺激症状;
③尿液检查无特殊表现;
④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肾内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