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前,先和大家简单讲述一下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分类,共分五类:一.序列扫描成像技术;二.双球管双能量成像技术;三.双层探测器技术;四.光子计数技术;五.单源瞬时kVp切换技术。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是这篇文章的核心重点,一起来看看。
一、骨科
1. 超高清成像:全身0.23mm的各向同性分辨率,可以显示更加细微的结构,真正做到病变的超早期发现和诊断。
2. 全新去硬化伪影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CT的禁区,可以很好的显示金属异物植入后,病变周围的真实改变,可以帮助临床更好的了解治疗后的病变进展和临近组织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直观了解内固定植入术后,骨痂愈合情况,把握更好的手术时机;了解临近软组织的情况等。
3. 能谱物质定量功能分析——骨质疏松的定量分析
4. 骨肿瘤能谱良恶性功能分析:能谱CT独有的能谱分析曲线,帮助了解骨肿瘤性病变在不同能量下的吸收衰减情况,并通过多参数成像功能,了解骨肿瘤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鉴别肿瘤、炎症、结核等常见病变。
二、 心血管内科
1.有效去除硬化伪影:传统的CT由于射线能量不够纯净,因此很容易产生硬化伪影,导致诊断不准确,这一显像在冠脉成像上尤为明显,是造成假阳性最为根本的原因。能谱CT独特的单光子成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不再产生硬化伪影,可以真实反映病变的原貌,被喻为最精准的心脏CT。
2 .显示2.5mm直径的支架内部结构:随着支架植入治疗冠脉狭窄的日益普及,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也有了广泛的需求。常规CT由于分辨能力不够以及硬化伪影的存在,通常只能分辨3.5mm以上的支架内部结构。能谱CT通过材料学的革新,具备了更为高清的成像技术支架内部结构,为随访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3. 精确显示冠脉狭窄:更高的各向同性分辨率,有效抑制硬化伪影,能谱CT能够在更低的剂量下,获得更为高清的图像质量,进一步减少假阳性的产生,提高冠脉检查的准确率,是目前最为精准的心脏CT。
4.超低剂量的冠脉普查:全新的影像链设计及算法,使能谱CT完美平衡了图像质量与射线剂量之间的矛盾,在冠脉成像上,和传统的CT相比,剂量可以降低90%以上,最低只有6张胸片的剂量,成为最为安全的心脏CT。
三、神经内科
1.双能量同步减影技术:通过特殊的扫描和减影操作,可将头颈部骨骼完全剪除,轻松显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Willis环以及头颈静脉系统,实现前所未有的头颈部类DSA成像。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显示、斑块分析及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2. 斑块能谱病理诊断:能谱成像是CT全新的应用,根据能谱成像的原理: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有的能量吸收曲线。通过CT特有的能谱扫描,可以描绘出不同物质独特的能量曲线,从而对于斑块的性质作出达到病理学要求的精确诊断。
3. 光子雷达成像技术:针对不同物质对不同能量的敏感程度不同,可以设定个性化的扫描及重建方案,获得更为清晰的诊断图像,进一步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降低漏诊、误诊率。
4. 多个单光子成像技术:通过多个单光子能谱曲线,找寻最佳的图像:更好的病灶对比度,更好的信噪比,进一步降低漏诊、误诊率。
5. 物质定性和分离技术:全新的物质定性和分离技术,通过能谱成像原理,可以帮助了解扫描范围内的病灶的组成及成分,通过在原始数据层面的能谱减影技术,可以去除诸如钙等高密度物质的干扰,显示病变组织的真实原貌。
6.肿瘤能谱良恶性鉴别诊断:通过能谱CT的多参数成像:水基、钙基、碘基成像以及肿瘤的能谱功能曲线,可以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及特有的能谱衰减曲线,进而帮助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比传统CT,多能谱CT成像技术对各大科室的作用不言而喻,相信,随着技术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得到更好的诊断以及治疗!